考古學家在英國發現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莊園
新聞大意: 在英國牛津郡(Oxfordshire)北部一片私人擁有的土地,考古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座規模極龐大的古羅馬時代莊園遺址。這片土地位於英國班伯利(Banbury)布勞頓城堡(broughton castle)附近,目前由Martin … [繼續閱讀]
新聞大意: 在英國牛津郡(Oxfordshire)北部一片私人擁有的土地,考古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座規模極龐大的古羅馬時代莊園遺址。這片土地位於英國班伯利(Banbury)布勞頓城堡(broughton castle)附近,目前由Martin … [繼續閱讀]
為何羅馬的早期工業化並未能發展成「工業革命」? 在上兩篇文章中,筆者概略地探討了羅馬帝國發生在公元1-2世紀的工業化萌芽,以及將之跟另一個被認為發生工業化萌芽的10-12世紀北宋進行對比。我們知道兩個文明都發展出高度發達的商業和製造業、大量 … [繼續閱讀]
英國脫歐公投歷史性通過,對英國政局的影響甚為深遠。保守黨首相金馬倫本為疑歐派,本來想利用脫歐公投作為與歐盟討論改革方案的談判籌碼,結果歐盟果然屈服,承諾改革;金馬倫沾沾自喜的拿著「成功爭取歐盟改革」的政綱呼籲民眾投票留歐,沒想到英國國民竟然 … [繼續閱讀]
英國脫歐除了令英鎊匯價短期下挫,倫敦富時100指數急跌以外,到底對英國實質有何影響? 我之前一直刻意不撰文預測脫歐公投結果,甚至亦不公開表態支持脫歐還是留歐,亦不分析兩者之利弊,理由很簡單:我覺得我無論是公開支持脫歐還是留歐,都無法提供一個 … [繼續閱讀]
上星期英國公投以52%贊成退出歐盟,令一眾學者大跌眼鏡。還記得一個禮拜前,筆者跟一些學者和同學談及公投,大家都以「可笑」、「反智」來形容是次公投,覺得不會成功之餘,還是一個「雙輸」的局面;一個始料不及的結果,大家都開始議論世界局勢的動向,而 … [繼續閱讀]
在很久之前,法國和德國曾經是冤家。 法國和德國兩國為何是冤家?其實是資源問題,我們都認為,現代的工業需要大量的鋼,而要煉鋼,就同時需要煤和鐵兩種資源。法國控制了產鐵的地區,德國則控制了產煤的地區。工業革命後,法國的身體有德國沒有的東西,德國 … [繼續閱讀]
6。23 將近,英國舉行公投,選擇脫歐與否。英倫三地因ISIS牽起中東地區戰爭,以致被迫接收難民,衝突不斷,仇恨升級。住民跟穆斯林人爭議不休,示威浪潮一發不可收拾。穆斯林人或當地難民大多不肯融入英國社群,講英語學英文,多次踢爛英軍墓碑、主張 … [繼續閱讀]